天才一秒记住【领悟小说网】地址:https://www.05txt.com
枽现在写长篇小说用纸媒出版的作家越来越少了,而坚持用传统现实主义写长篇小说的作家就更少了。
虽然如此,毕竟还有一些作家在坚持,他们义无反顾地坚守着文学与艺术、理想与现实、生活与人性,坚守着一生的追求与价值而傲视名利。
李鸿德就是其中的一员。
鸿德先生大学上的是中文系。
他是一位虔诚的文学追梦者,很早便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。
他和作家陈忠实过从甚多,陈忠实也对他的创作给予过非常真诚的帮助。
大学生活扩展了李鸿德的视野,锤炼了他的语言文字功夫,对他以后的创作自然有莫大的帮助。
毕业之后他开始了中学教师的生涯,又碰上了社会大变革的历史机遇,于是他有了更为丰富的经历,积累了更为深刻的对社会、人生的认识与思考。
退休之后,他终于迸发了新的创作冲动,长篇小说《彼岸》由此诞生。
回顾中国的小说史,明清时的四大名著加上《金瓶梅》依然是不可逾越的巅峰。
对我们这些1940年以后出生的人来说,长篇小说曾对我们的人生产生过重要影响,其中也包括外国小说。
比如我年少时就对长篇小说如饥似渴,五六十年代正是厚本小说的黄金时代。
不过那时品种较少,新的当代作家的小说每年也就几本,但几乎每出一本都有全国性的影响。
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,小说越出越多,人们对小说的兴趣却越来越低了。
到了20世纪90年代长篇小说开始式微,但陕西却突然杀出一支奇兵,号称“陕军东征”
,在全国的确热闹了一阵。
热闹过后,复归平淡。
但仍然有一些作家在坚持创作长篇小说,甚至全国的奖项也被陕西作家所摘取。
这种创作氛围给创作者以信心,他们坚信长篇小说最能深刻地反映时代,也最能代表作者的艺术水平和思想水平。
我认为这个观点很正确。
长篇小说的创作的确很难,且不说创作者需要长期的深厚的生活积淀,熟练地驾驭语言的能力并形成作家个人的语言风格,对人物形象个性化及典型化的塑造,对情节展开及变化的巧妙构思等,都需要作家具有才华并能付出艰辛的努力;单就作家的精力付出而言,完成一部长篇就像得了一场大病一样,身体几乎被掏空了;然而这种付出之后,能否让作者自己满意或得到读者满意,还真不一定。
我们应该向长篇小说的坚守者致敬。
刘兆英
2022年4月5日
于城南炊云书屋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